创新“游戏闯关+建议征集”形式,让基层治理的“民意声音”在轻松互动中自然流淌。7月25日,笔者获悉杭州股票公司排名,“玩议游园会・青创智立方”人民建议征集活动日前在成都高新区AI创新中心举行,青年职工纷纷围绕园区发展、服务提质等方面写下意见建议。
\n本次活动由成都高新区党工委社会工作部指导、五根松社区党委主办。作为成都高新区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的基层实践样本之一,成都高新区在AI创新中心党群服务中心建立征集点位,打造“青治青议”人民建议征集品牌,构建“需求前置响应、闭环机制保障、科技赋能增效”工作体系,充分收集园区企业、青年人才的意见建议,为园区发展找痛点、寻良策,更好地服务“立园满园”行动。
\n游园聚民智:一场“玩议结合”的建议征集新实践
\n“提前扫码填了建议,现场直接就能玩游戏,这个设计太贴心了!”刚在“沙包投掷”区投中“优质园区”标签的园区青年小李,举着游园券走向下一个游戏点。而他关于用餐优化的建议,已通过后台系统被分类记录,将进入后续处理流程。
\n本次活动以“玩议结合”为核心,将严肃的建议征集转化为可参与、可感知的互动体验。活动前3天,园区公告栏、电梯间、食堂入口的海报就已吸引了不少关注——“提前扫码提建议,截图即可玩游园”的提示,让不少居民和职工提前通过线上问卷表达诉求。活动当天,无论是提前提交建议的参与者,还是现场扫码填写问卷的居民,都能领取游园券,在6个趣味游戏点位中闯关。
\n投壶“击中”职场目标、保龄球“粉碎”生活痛点、沙包“投向”理想社区……每个游戏点位都暗藏“治理巧思”。在“表情包提案”区,上班族小王在“灯泡”表情包旁写下“园区角落信号求加强,让我们没有断网焦虑”;“解忧方程式”展板上,“更多共享充电桩 = 更少续航焦虑”的填空,道出了园区职工的共同期待。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,现场参与人数超百人,线上线下累计收集建议近百条,涵盖社区服务、园区配套、民生保障等多个方面。
\n“我们希望打破‘填问卷 = 任务’的刻板印象,让建议征集像玩游戏一样自然。”五根松社区相关工作人员表示,通过游戏化设计,居民和职工在放松中轻松表达真实诉求,志愿者则同步记录、引导,让“说想法”成为一种主动选择。
\n机制筑根基:从“听民意”到“解民忧”的闭环探索
\n这场热闹的游园会背后,是AI创新中心党群服务中心近年来打磨的人民建议征集机制“硬支撑”。作为西部首个“人工智能 + 5G”概念产业园的配套服务阵地,该中心服务146家企业、1.5万名职工,已探索出一套“从收集诉求到解决问题”的成熟机制。
\n在成都高新区党工委社会工作部看来,“听得见民意”只是人民建议征集的第一步,关键要建立“需求有响应、建议有落地”的信任链。为此,五根松社区构建了“党建引领 + 多元参与”的协同体系——在AI创新中心产业社区综合党委、中和街道党工委指导下,联动园区运营方、成都市集成电路协会等主体,每月走访企业、在青年高频活动区设立“需求收集箱”,像“雷达”一样捕捉企业发展痛点和职工生活诉求,让企业职工切实感受到“建议有分量”。
\n为让每条建议都“落地有声”,中心创新“四步闭环”机制:AI党群服务中心收集建议后,由党支部牵头会商,邀请企业和居民代表参与决策,最终由代表评估效果。去年园区职工提出“通勤难”问题后,仅用20天就协调开通定制通勤巴士。这种“快速响应——高效落地”的节奏,让“提建议”从“试试看”变成了大家的“主动做”。
\n针对青年职工“怕麻烦、爱互动”的特点,中心还推出“建议换积分”激励机制。职工提出的建议被采纳后可累积积分,兑换园区健身房使用权、周边商户折扣等福利。目前已带动青年自发组建运动、桌游等5个社群,从“被动提建议”转向“主动议治理”。
\n科技赋新能:从“线下摆摊”到“云端议事”的升级之路
\n“之前在园区看到路灯不亮,随手拍张照上传‘云报事’小程序,第二天就有人来修了。”说起建议提交的便捷性,园区企业职工小张打开手机展示——这个由五根松社区联动高投城资推广的小程序,不仅能“随手拍、即时传”,还能实时查看处理进度,像“外卖订单”一样清晰透明。
\n在AI创新中心,“科技赋能”不是口号,而是融入建议征集全流程的实践。除了“云报事”线上平台,线下党群服务中心470平方米的空间里,“需求收集二维码”贴在议事区、自习角等青年常去的角落,扫描即可直达分类问卷;“青年议事厅”每月举办科技沙龙、职业培训,把“议事”嵌入青年社交场景,2024年以来已通过这类活动收集到“增设 24 小时治安岗亭”“建设 5G 智慧健康工作室”等60余条建议,其中32条已转化为具体项目。
\n这种“线上云建议+线下议事厅”的双平台模式,在本次游园会中进一步延伸。活动现场的宣传展架清晰展示着建议处理全流程:从扫码提交到分类流转,从部门对接至结果反馈,每个环节都标注着“最长响应时限”。“我们不仅要让大家愿意提建议,更要让大家知道‘建议去了哪里、有没有用’。” 五根松社区相关工作人员说,正是这种“透明化反馈”,让居民参与的积极性越来越高。
\n共治绘蓝图:从“单个活动”到“常态治理”的示范意义
\n“建议在园区增设共享厨房”“希望社区多组织亲子研学活动”……当天征集活动结束后,工作人员将建议分类整理。这些带着“烟火气”的诉求,将在3个工作日内进入“分级处置”流程。
\n从“被动等待诉求”到“主动设计场景”,从“单一部门办理”到“多元协同共治”,五根松社区的探索正是成都高新区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的缩影。在成都高新区党工委社会工作部的指导下,这样的“基层创新”已逐渐形成经验:以党建为引领,把准“需求脉”;以机制为保障,织密“服务网”;以科技为支撑,畅通“反馈链”。
\n夜幕降临,游园会的兑奖区前仍有居民驻足。拿到“夏日清凉”礼包的青年小帅说:“边玩边提建议太给力了!社区能听到我们年轻人的声音必须点赞。” 而在AI创新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的后台,新提交的建议正不断更新——这场游园会的结束,恰是基层治理“共建共治共享”的新开始。
\n成都高新区党工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,无论是游园会的“趣味征集”,还是日常的“常态收集”,成都高新区将始终围绕“人民建议征集”这一核心,推动全区人民建议征集体系通过“活动聚人气、机制保落地、科技提效率”,让每一条民意都能被听见、每一个诉求都有回应。这种“接地气、有活力、见实效”的实践,正让人民建议征集成为基层治理的“源头活水”。
\n文/程思瑜
\n极速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